走进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深刻感受“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的东北抗联精神;走进研学拓展训练基地,在练兵实践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前往松花江畔,重温松花江流域放排、淘金历史文化;森林徒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走进红石林业公司,全面了解国家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红石林区的转型产业发展情况…… 连日来,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引擎工程”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一期)45名师生走进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淬炼创新本领,打造高校人才铁军。 “作为一名大学生,走出文化教室,走进红色课堂,来到东北抗联战斗遗址,打通历史与现实的思考通道,更近距离感受东北抗联精神,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大学生姜添鹤在参观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时激动地说。 一张张泛黄模糊的照片,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研学师生在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思想与红色感悟相结合、课堂与红色场馆相融入、历史与未来相衔接,进一步筑牢了忠诚于党、一心为国的思想根基。 “高空挑战对自己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是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才挑战成功的,对于我的人生阅历,也新增了一笔财富。”完成攀岩后,学生郑杰宇兴奋地说。 拓展训练中,大学生们团结协作,挑战身心极限,挖掘自身潜力,让“团队精神”变得内容更丰富、意义更深刻。“军事障碍”“沙场点兵”“盲人方阵”“珠行万里”“同心鼓”“攀岩”“穿越电网”“毕业墙”一个个颇具挑战的项目,为每位学员带来了身心上的锻炼与洗礼。大家同欢笑、共成长,感受着拼搏、协作、勇气带来的喜悦。感受着“团结、信任、坚强”的精神,让研学的每一位学员都受益良多,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从手拉锯到油锯伐木;从骡马队到机械采运,科技赋能正慢慢改变着林业发展动能……漫步在森林氧吧3.5公里的木栈道,大学生们体会着负氧离子充盈的森林气息,沿途的森林文化更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了林业发展的变化。 世界上“游”的最快的鸟是什么?地球上最早的森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灵芝的生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带着疑问来到昆虫科普馆、植物标本馆、森林特色食品产业园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研学导师的详细讲解,结合实物标本展示、图片展示、模型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们体例到,即便是天上的云雀、林中的小鸟,甚至一草一木,都包含着大自然的神秘与奥妙。 乘船游览白山湖,感受湖光山色的美景,放松学习带来的紧张感,在研学导师的讲解下了解松花江的水系分布情况。登望江阁,俯瞰长白山下第一湖的美景,了解放排文化,感受老一辈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来到白山发电站,了解我国当年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建成了亚洲第一座地下绿色水力发电站,了解发电站的作用、规模、水力发电原理及大坝的建筑原理等,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参观调研吉林森工基质蓝莓产业园,也是东北地区单体占地面积最大的基质蓝莓基地,600余亩的园区将远程数控操作、机器人管理等科学化、数字化国际尖端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地日常管理,学生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智慧农业”带来的科技与便捷。 在红林康养中心,动手为老人们包饺子、话家常,送去温暖和祝福,真正践行了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在国家林木良种基地,了解林区常见树种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学习良种培育、储存、播种等方面的知识;在防火办扑火机具库,参观了森林防火专用车辆、灭火机具、观测及通讯器材等装备物资;在天保中心,了解国家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红石林区的转型发展情况;在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学习森林消防知识,了解我国的森林消防建设;在木耳、灵芝基地,掌握大量的植物科学知识以及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在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进行采摘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品尝收获的喜悦…… 研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真正走出象牙塔,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培养学生对森林以及一切生命体的尊重和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求真知、阔视野、受教育、长才干。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挖掘自身潜力,为中国汽车产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力量。”带队教师李一聪饱含深情地说。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性地提出“引擎工程”培养计划,经过层层选拔加入“引擎工程”的优秀学生,未来也必将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精英型人才,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多年来,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多措并举,以教育青年学生勇做新时代追梦人为己任,侧重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认知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调动大家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们在森林畅游中不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真正做到在游中“研”、在乐中“学”,让研学活动突出亮点、学游并重,使学生真正研有所得、学有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