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English 
 
   
  企业文化
  Enter Jilinsengong
 
    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吉森文苑 >文学作品 >散文作品


年味儿
【2018-03-19】       点击: 6354次        来源:临江林业局        作者:王一棋

  立春刚过,集市上的对联儿烟花货摊异军突起,居民区楼道前高悬起一排排大红灯笼,白日艳丽,夜间火红,年味儿终于在这清冷冬日的琐碎日常里初露端倪。

  家有一老,就如同摆了一座精准敬业的时令闹钟,自打进了腊月,九十多岁的奶奶终于抑制不住体内的节日因子,开始催着全家做过年的准备,忙忙碌碌,又乐此不疲。老一辈人眼里,不管时代如何进化,有些仪式都是要固守的。“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虽不必照本宣科,尽善尽美,也要全家参与,图个喜庆吉利。

  我们90后一代的童年,幸运地避开了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景,那时候各家各户虽算不上阔绰,日常的温饱总是能够保证的,吃顿饺子、穿件新衣也不必像父辈一代非要等到过年。过年最大的吸引力,可能在于那忙碌喜庆的氛围最合孩子们玩心甚重的天性。

  小时候的过年,是最令人憧憬的庆典。仿佛从一进腊月,爸妈就开始忙着清扫、布置房间,应酬来送年节礼物的亲戚朋友,也忙着礼尚往来,走亲访友。小小的我也不闲着,开始收拾去奶奶家的衣服和零食,一股脑全塞进包里。一边忙活,一边期待。

  去奶奶家前,爸妈会带上我去赶集,临近新年的集市是持续小一天的。过年必需的对联、福贴、蜡烛、小彩灯都是在集上一一选购齐全的。因为东西多,往往要跑上好几回才能想全买齐。我喜欢年集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种别样的踏实感,尤其喜欢在卖对联和烛台的摊位流连,看满地满眼的红色和福字,只可惜人潮汹涌,站不多时就被推挤着往前走了。

  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全家人终于大包小裹地出发前往奶奶家。那时候爷爷身体虽不好,过年的几天总是格外有精神。屋里早收拾得窗明几净,满地都是小辈们孝敬他们的礼品。亲戚们陆续到达,寒暄问好,大家族的每次团圆,彼此间都带着几分刮目相看的惊喜和久别重逢的亲昵。

  虽说衣食无忧,嘴馋还是免不了的,炸里脊、炸什锦是奶奶每年专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奶奶手艺好,干活儿快,食材挂着轻薄的面浆进油锅里打个滚儿,便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吃食,经常刚一出锅就被瓜分一空,奶奶总是带点嗔怪地笑骂:“留着点肚子,晚上还要吃饭!”孩子们是不知餍足的,美食在手哪有“适度”的道理?等到正式的家宴摆上桌时,孩子们已经被自己填的饱嗝连连,哪还有大鱼大肉的胃口,只有懊恼的一饱眼福了。

  年夜饭丰富的菜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爸爸做的猪蹄。猪蹄先被一遍遍的清洗,再经过精心烹饪,用大锅煮上一个下午,味道便全融进了肉里。打开锅盖香气扑鼻,咬上一口,软糯鲜美,每次都吃到撑。吃完当顿,剩下的猪蹄就被卸下骨头,将肉和皮浸在汤里,撒一层细细的香菜末,淋上香油,拿到院子里冻一宿,第二天便成了结结实实的猪蹄冻了。记忆里,这种并不罕见的食物似乎只有在爸爸手中才会变得美味无比,百吃不厌,每次想起时,都忍不住会吞口水。

  除夕守岁,小孩子很难熬到凌晨,总是靠在大人身上沉沉睡去,不过接近零点时,又会被鞭炮声和大家的忙碌声吵醒。祭拜,烧纸,上香,磕头,下饺子,一系列规矩下来,饺子和香灰的味道便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小孩子们都很期待吃过年的饺子,吃出钱和糖块儿的时候,欢呼雀跃,感觉得到了一整年的好运……

  不知从何时起,过年的兴奋感不复当初,春节成了众多节日中的普通一员,成为放假、吃饭、睡觉的代名词,而年味则留在了回不去的童年记忆中。有人抱怨快节奏的生活正在一点点抹消年节的趣味,好不容易盼来的几天假期,还要用在打扫卫生和走亲访友上,完全没法好好休息……究其原因,年味淡了的根本,是人变了。

  现代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富足和便利,经济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对过年的期待值降低,甚至因为“怕麻烦”“怕人情”有意避开喧嚣,另觅净土。可是积极点想,时代在进步,一代新人换旧人,“过年”被赋予符合需求的全新内涵,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啊!它意味着一年兢兢业业拿到年终奖的年轻人可以放眼四海游玩天下,它意味着一年分离后再回老家的游子们可以放下手机亲近父母,它意味着一年拼搏后的职场斗士们可以回归熟悉柔软的故乡休养生息,它甚至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上述的一切放肆吐槽,期待来年一切更好……在这时,那些日常可吃的饺子或者平时可买的货物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而人们则可以从高速的城市生活中跳脱出来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性情和喜好……这样的年味儿也许不复幼时古朴简明,可人生本不就是不断丰富的过程么?

  于是全家人可以天南海北地在一个朋友圈里互相点赞,晚辈的孝敬和长辈的慈爱可能是一段分享视频或一个微信红包,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的场景被餐饮企业的年夜饭大餐所部分取代,吃饺子如今更像是一种速食选择而失去了“过年才吃”的意义,放鞭炮因为污染环境和存在一定的危险而被许多人舍弃,群发短信拜年消解了当面作揖拱手的仪式感……年味就这样变成了我们普通生活的一部分。

  作家冯骥才说:年味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是晚辈与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一杯酒,是母亲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的饺子,是全家人一起吃年饭、聊家常、拍一张幸福的照片……过年的幸福感,回家的归属感,亲友相聚的分享感,和生命中出现的过客在同一时间共襄盛事的缘分,如此种种,悉数珍藏。

  尽管时移事往,形式有变,“年”这一中华民族骨血里的岁终纪念仪式却不应被忽略轻描,它提供给每个人放松暂停的契机,大家一同沉浸在一个默契编织的短暂美梦里,可以暂时不去理会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和不如意,让劳累的一年,有一个温馨的结尾和另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化用一句歌词:过年应很好,你若尚在场。

上一条: 绿色的永恒 (点击:5611次)
下一条: 大红的灯笼挂起来 (点击:6440次)
 
你是第96079942位浏览者
   集团网站群  |  其他链接  |  网站统计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4 jlsgj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31-88916565/88480448